大航海時代列強崛起,逐步向外展開冒險拓殖,歷史的機遇與偶然,大員進入了世界貿易的舞臺,被開發也被發現,美麗台灣也在葡萄牙航海家的一聲驚呼「Ilha Formosa!」中向世人揭開了序幕,開展積累了四百年的歷史風華和文化底蘊,認識台灣從臺南開始,臺南的400 年無疑是台灣400年歷史文化的縮影。
回望臺南400年,歷經荷蘭人的貿易統治、明鄭拓墾、清朝設府制縣、日治現代化發展建設迄今,四百年來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台灣不只是台灣,是原住民、荷蘭、是清朝也是日本,更是屬於當代的台灣人,我們的歷史看似多舛,卻也留下繁盛多元的元素,留待我們一一去發掘。
回望四百年前的臺南,原住民族在此烙下深刻文化層,幾千年來的大岔坑,牛稠仔文化,三千年前的左鎮人與西拉雅族群生活在這梅花鹿馳騁的遺世大地,依靠著曳迆釉藍的中央大山,共同紀錄演繹歷史的時光,在這海陸交會的安平,多元族群在此相會、交融、衝撞、積累沉疊,繼續豐富著臺南的文化面貌。
台灣燈會藝術燈區創始於安平林默娘公園,相隔19年因臺南400再回到歷史的現 場更具意義。回顧台灣近現代百年來的發展,猶如四百年前多元族群在此交會相融一般,族群主流化、文化平權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石。緣此,本次臺南400燈區策展,特邀請了原住民、客家、漢族、新住民、日本、荷蘭、印尼以及台灣本土在國際享有聲譽的藝術家,一同為四百年後的今天,以融合與再續為藝術發想,於林默娘公園創作族群共融與文化永續的歷史想像。
臺南400展區
-
1《乘風遠揚》-劉國滄+李維睦這是一個燈會結束後持續保存的藝術裝置。 且讓我們重回四百年前的此地。曾經滄海,如今變桑田。四百年前這裏是臺江內海,海上船幡來往,這是臺灣與世界接觸的第一現場。 太陽昇起,海風來了,風動碎影,船帆若影若現。夕照泛洋,漁火點點,此為歸處,家鄉港埠依舊。海風在這裏吹拂著,一如四百年前的那一陣風,從未離開。 整體結構以貝爾發明的箱型風箏為依據,透過風力與飄動的葉片來強調臺灣船船帆的動感,創造出一個呼吸、活著的作品。前方如初陽浮現,也如夕照浪漫。在風中,影片中訴說著臺灣船穿越時空、艱辛遠揚的故事。
-
2《海洋的訊息》-鄭宏南以喇叭的造型為主體,通過led 燈及光纖的延伸入海,不論是從 人類社會到海洋還是海洋到人類社會,透過燈光的變化象徵著信息的傳 遞,述說著兩者之間的關係。
-
3《時光貝果- 圈起臺南400年》-黃志偉「時光貝果-圈起台南400 年」,作品發想來自裝置現場榕樹群之樹根,交疊纏繞的樹根,盤根錯節的結構出這塊土地歷經風霜的隱匿生命力,吸取來自土地的養分與芬芳,在搖曳的歷史洪流中茁壯生炭。在彼此結交共構的樹群幹根中,用台灣人吃果子、拜樹頭的民族性 -「時光貝果」,去圈起、去突顯出滋養這段堅韌生命力的美好時光。 將習俗中圈在榕樹的紅布條,轉化為貝果的多元形狀和色彩,好像是榕樹上的圈起一圈圈魔力指環,可愛又充滿魔幻感,成為一種對土地與人的祝福和圓滿!
-
4《興城記》-林侑正本作品以三大主題(原初之境、 興城、映月)使用互動光雕投影方式,呈現台南400 年的沈浸式體驗.三個主題依序投射在主體造型上,並與周邊的造型/觀者互動。 1. 原初之境呈現台南原初地貌生態與早期先民開墾之意象,結合西拉雅/客家/閩南等人文元素,作為光雕投影的序曲。 2. 興城以荷蘭、明、清、日、民國個年代,不同族群在台南建築與生活的軌跡,取其造型,使用線條構成方式(如參考圖),創造浮動的空中之城意象。 3. 映月以半月沈江的光影方式,用點線面的流動與變換,引起對台南未來式的想像
-
5《時光》-林熺俊配合臺南400,又逢龍年,試以個人作品延伸為立體造型,形似龍形翻騰也隱喻城市隨著時間流逝的不斷翻轉。 以個人專長的色彩線條、絢麗燈光投射、再利用境面反射倒影與河面相互呼映,觀者除了正面欣賞外,透過不同視角欣賞攝影也有各種不同具科幻、 光影變化的效果。
-
6《荏苒》-洪明露時光荏苒400 年光陰過去,這片土地一點一滴的改變,卻依舊佇立在此滋養著地上的一切。 土地上的人們來來去去,不同的族群與文化在此生根發芽。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長茁壯成今日的茂盛繁華的樣態,也形塑出臺灣這座島嶼的第一座城市-臺南。《荏苒》引帶出的是時間流動下人與土地的關係。萬物的生長與成就都需要時間點滴的淬煉,作品以鐵質拼貼出植物的造型,傳達土地上萬物生生不息的意象。
-
7《蕪為》-游云旨以老子的無為思想作為核心意境,作品名中的「蕪」字則希望強調自然中未經刻意雕琢的生命樣態。整體作品盡可能降低設計力道,除去人為的主觀設計意識,並虛化700 多公尺極為龐大的量體,讓民眾穿梭其間不是看見作品本身,而是見林不見樹的看見生活中常被忽略的自然之美。 以竹架構組建的虛體,主要是取其能因地制宜的調整特性,再將公園內的樹木型態透過燈光的照射顯影現形,藏於竹剖片的光變成一種隱晦低調的存在,透出的光暈彷彿山間的嵐氣,民眾行進時可以感受如雲如霧的光影交錯變化,自在穿梭於自然之間。 而在蕪為作品中,有一處三角特殊曲面空間,此區空間結合廟宇屋脊意象,將其翻轉成為賦格曲面,同時也創造台南巷弄的窄密意涵,空間內靠樹木處形成虛化的分隔交界,以藍光緩慢明滅擾動、黃光上照恆亮進行區隔,形成複合性的交織體驗空間。
-
8《思考的路徑》-王為河建築雖然封閉了人們的行徑,廊道卻又讓行徑有了去向!而人們的意識, 唯有在這種又是封閉又是延伸的處境中,才能展開他那壯闊的探究。其實廊道一直是一具無限心智的實體及虛體,如何能成為一件思考的物件或路徑, 不然它就只是一個最黑暗的長盒子了。 用一座只有骨架又穿透的廊道,帶領人們感受著廊道在人類生命的行徑中,雖是一個定點的空域,卻也是一個延伸的意識!廊道作為一 種看似由此岸到彼岸的串連,但同時也只是一種極為短暫的生命體。 此外, 將另外再安排燈光以此表示作為光源,雖然已是天體中最為無限筆直的直射現象,其實在萬物任何生命的跡象中,都是一種線性的呈現,不然生命如何展現它的思考呢?
-
9《甜甜圈》-黃美惠+吳彥宏「甜甜圈」象徵著「團結」 族群融合),作品中結合「山」與「海」的符 號,並於現場透過作品圍繞著樹來裝置形成如「島嶼」的意象,同時又因台南為文化與美食之都,以「甜甜圈」的意象傳達美好的食物與生活的甘甜。 整體作品色彩豐富,高彩艷麗的色調將具有香甜的氣息具體視覺的感受,作品放置離地高約 50 公分,觀看時如同漂在空中的小島,讓觀看的距離增添 趣味感。「甜甜圈」也象徵著不同族群團結與文化融合為意象,而臺南為文化與美食之都,希望透過此命名「甜甜圈」傳達美好食物與生活甘甜。 而創作構想源自客家民居之「圍龍屋」的建築為創作藍本,圓與圓之間像 是客家圍樓形態建築,團結共榮的生活精神,就像是作品圍繞著樹形成一座生命共同體的島嶼,也就是我們的台灣。 參考「舞麒麟」華麗的色彩來著妝作品,代表著「臺南城400 年」的到來, 即客家重要節日所出現的神獸舞-舞麒麟一同歡慶這重要慶典。 延續作者創作慣用鮮豔豐富多彩且有機柔軟的造型強調生命的多樣性。 以「圓」爲創作創作核心,主要是要表達台南400 年多重文化的重疊和聯 結,圓與圓串聯將作品最後以象徵團結的「甜甜圈」來作表達。又因爲有高 彩度的色彩,像極了可口的糖果色調,同時也想呼應台南美食的「甜」。 作品上色用螢光漆著色,需要利用紫光燈將色彩的亮表現出來,不同於燈 會只用燈光裝點作品,希望透過螢光漆本身的「光」表達色彩的重點。 當「甜甜圈的圓」和「場域中的樹」組合在一起,也是作者在佈展時的用 心,將兩者結合一起,也像是「島嶼」將作品的生命力更強大表現。
-
10《織與氣根的漂流》-安聖惠順著作品造型線性來引光,試圖描繪蚵架與榕樹的構圖,藉由明暗所造成的造型邊界,來達到呼吸與生息在土地裡相互依存的效果。由中心向外擴張或由外向內的集中,以明與暗之間的狀態來表現,像是生命與土地間的依存,循環永續。 相信場域傳達給你的感受與力量,一場迷幻又美麗的視覺經驗。 藉由牡蠣的生物性與榕樹的無限延展的特質,我們試圖將兩種獨特的生命 張力結合在一起。燈光像魔術師一樣,在光影明滅之間,演繹著牡蠣與榕樹的 呼吸,也創造了迷幻的敘事空間。作品親近人,於是作品與觀者之間近距離的接觸、互動與對話,當觀眾在作品裡游移,滿足了環境作品在視覺上與意義上 的敘事目的,一種人與自然的呼吸與共融的生息。
-
11《在歷史紋繪中聽見》-宇建形象有限公司以一種包覆圈聚之姿象徵包容,而由內可以窺見由手繪切割的紋 繪觀看外面時間正在演繹的當下。置身其中有一種幽靜之感與回音,或許是傾聽既往也可能是自己對應的迴聲。作品耐候鋼特有的繡色相形著 大自然野地裡特有的自然之色,作品說法人們在歷史遷演中或許是一種 一再的進出這塊土地的循環卻也有斷裂也有接續。透過作品光的演色變化出多種的可能型體與色譜,也是象徵著縱有多樣的文種可能,終也將融入,並同時呈現出文化萬種堅韌之姿。
-
12《Eternity message》-葉海地在一片被樹包圍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由花朵構成的永恆。永恆讓我們 覺醒在更大的生命藍圖裡,沒有時間沒有終點,一切都在神的國度裡 ‘Eternity message’
-
13《無限圓》-游文富二維(2D)的圓,在無限量數是三維(3D)的圓球體,以眾多的圓與 球體來呈現年節的氣氛,有團圓、有圓滿、和諧、完美的意義,有大小星球的宇宙觀、也有無數個龍年追求龍珠的集合概念,亦有燈籠高掛的年節氛圍,更期望觀眾在新的一年,在無限圓中產生無限美好的緣。 倘若以2D的定徑圓畫無限個便是一個3D 圓球體,這是無限圓的作品概念起源。關於人的緣份,也是在時間跟空間的不斷循環中,順著天地的球體下孕育、堆積而造化出不同的個體與不同的人生機運。此作以 160 個竹編球再組成一個半圓10 米直徑高五米的空間,無非就是期望透 過作品的存在,讓觀眾在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互動過程中得到一種滿足的啟發與美好緣份的相遇。這是龍年,龍來台南,遇見滿滿的竹燈籠,事事皆圓滿順心!
-
14《源遠流長》-撒部.噶照作品的發想即是源自於臺南地區發展的過程:從遠古的左鎮人文化、西拉雅族群到荷蘭人、鄭成功時期、清朝、日治時期、一直到現在,台南這塊土地就像母親般溫柔無私的養育著每一片山林及不同時期的人民,所有萬物無論好壞都被這片土地被滋養著、記憶著。 土地的愛就像流水般源源不絕流向各處,源遠流長。
-
15-1《Floating Time》-工藤政秀有一條海路。我們造了一艘船,出海去尋找新的世界。我們結識了人們並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我們又把船出海了透過使用老舊的木板,我試圖表現時間的流逝和回憶。利用破裂和彎曲的木板,我故意地保留它們的狀態,刻意開啟間隙,製造出變化豐富的動態船。我相信這些燈光的變化和移動成功地呈現了在海上漂流流動的感覺,你覺得呢?
-
15-2《IMPRESSION OF A MEMORY》-Dodog Soeseno在安平地區的熱蘭遮城,對安平古堡的建築產生興趣。 一時之間,試圖理解一座建築的組合和結構,專注於建築物的角柱,帶有半圓形拱門,但不是光滑的灰泥。我只是欽佩並想要表達柱子和拱門在應對中的重要性,以我認為的方式。400 年前歐洲風格的牆壁和拱門與當地區獨特 風格的瓦片屋頂相結合(融合)一座建築是表達的紀念鏡子,在其中,符號和哲學融合在一起,藝術和文化的不同獨特元素匯聚在一起提供一個清晰 的畫面或信息美麗、莊嚴、安全、和平,優雅地 。
-
16《吞下吧!我的時空!》-梁任宏吞下吧!我的時空! 水慢慢的流,好像對我訴說,莫再為情恨幽幽老歌追想著人生的情素,一生驚滔駭浪,追想那清明透剔的原初, 如今換來一江烏水向西流!需要服用吧!我的時空! 時光膠囊承載的不只是被動的歷史記憶,更多的是療癒當下的時空,運河的水;慢慢的流,好像對我訴說,莫再為正在整治的環境恨幽幽
-
17《太陽和月亮》-菅野麻依子太陽和月亮每天都循環出現這數十億年來一直沒有改變 。 有了太陽和月亮然後人類就在地球上誕生了 。 人們普遍認為太陽和月亮將永遠存在於地球上 。 每隔 12 年 就有一條龍走在這條路上它的道路以龍的形式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
-
18《被移植的生命》-饒愛琴+伊命.瑪法琉一棵被移植的樹,跨越了兩個時空(文化、種族、思想),樹根慢慢適應生根,古老的力量長出網路般連線的新生命,象徵台南古都豐厚的 文化深根,歷經千百年的時間淬煉,長出自信、當代獨特的文化美學。 客家人的遷移經過千辛萬苦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台灣每個族群都經過 被殖民的過程,象徵一顆大樹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長出自己的根;開出自己的花, 10 顆圓球象徵著飽滿的生命果實互相連結、串起不同文化 (客家、原民、閩南、新住民)的強韌線體,也是台灣豐富多元文化的強度展現。 本來長在那裡的大樹因為某種原因被迫移植到另一個地方,慢慢適應不同的空氣、土地、水,長出自己的根,也是在訴說台灣每個族群都經過被殖民的過程,象徵一顆大樹移植到另外一個地方,長出自己的根開出自己的花 10 顆圓球象徵著飽滿的生命果實互相連結、串起不同文化(客家、原民、閩南、新住民)的強韌線體,也是台灣豐富多元文化的強度展現這次拼貼也特地收集民國六、七十年代的老花磚,及各種形式的混合拼貼,透過每個人親手敲、剪、拼的過程訴說每個人 成長的故事,集合在這件作品裡面 。
-
19《AB+優格「守護騎士之心」》-AB+優格臺南400,與世界交陪 AB+優格以西班牙天才建築師高第的曠世之作-巴特婁之家為原型,結合聖喬治屠龍傳說,打造出風格強烈的奇幻繽紛空間【守護騎士之心】 踏進AB+優格設計的巴特婁之家,與水母、海龜、小丑魚悠游在波光粼粼的海洋,彷彿徜徉在奇幻的海底世界,讓我們一起與AB擁抱愛、守護與分享的美好。
-
20《瑞穗鮮乳「第九艘船」》-瑞穗鮮乳臺南400,與世界交陪 傳奇的起源 一場狂風於平靜的地中海捲起… 幸運的第九艘船,安穩地漂流到地中海海岸,船上的水手就在此圍城建地。 西洋神話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為了賜福給與水手們跟這塊寶地,將此地命名為Barca-nona,意思就是Barca novena,期盼將這份幸運留在巴塞隆納。 瑞穗鮮乳邀請您一同欣賞第九艘船,感受巴塞隆納城市起源的幸運與祝福~(本作品為瑞穗鮮乳贊助之移展作品)
{{標題}}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