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燈會埕南燈區以臺南廟宇為主軸,串起廟埕的燈火及城市的記憶。
廟埕在早期社會中,是居民彼此聯繫情感、交流資訊、孩童遊戲玩耍的重要場所;到了現代,無論是宗教慶典的舉辦,抑或攤販的聚集,廟埕依然熱鬧的容納各式常民活動。本次燈會以【點亮埕事】為題,燈會期間,民眾將一起穿梭街角巷弄間,參與廟埕舉辦的慶典,欣賞由光交織而成的燦爛風景!
兌悅之門
-
1流動的埕事「水」之於消防局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臺南來說更奠定了府城的歷史地位。 作品以水象徵守護的意象,當流水從消防局的屋頂流淌而下,城市的記憶也將於此湧現,大面積的鮮明色彩搭配夜間燈光效果,成為【兌悅之門】路線的起始地標!
-
2鄭成功祖廟創建於1663年(明永曆17年),位在當時承天府寧南坊的鄭氏家廟,原是鄭經所建,用以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專祠。清領以後,忌諱官府,改為家廟。直到1758年(乾隆23年),由宗親奉直大夫等人集資贖回重修,改稱「鄭氏大宗祠」。後歷經族人侵占、道路拓寬等種種波折,終在1999年(民國88年)時,修護為今日所見的「鄭氏家廟」。
-
3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天公廟於明鄭時期為祭天的地點,習稱此地為「天公埕」,清中葉以前,府城居民每年玉皇上帝誕辰皆設廠於公埕西側舉行祭典。1854年(清咸豐4年)府城官民創建天壇,並隔年竣工,定名為「天公壇」。1899年(明治32年)經董事蔡國琳等募資重修,並將「天公壇」改稱「天壇」。1945年(民國34年)戰後,因廟宇破損不堪,乃成立重建委員會著手募捐經費,至1951年(民國40年)元月完工。1983年(民國72年) 廟名改稱「台灣首廟天壇」。
-
4陳德聚堂陳德聚堂又稱陳氏宗祠,原為明鄭東寧總制使陳永華的府邸。清治時期陳氏後裔將府邸改為宗祠,名為「德聚堂」,並塑像祭祀之。歷經日治、戰爭後,於西元1949年光復後復始重建。 1961年左右,陳德聚堂曾經是古都戲院的放映所,廟內前程搭起一片布幕,擺個椅子,就成電影院了,而當時的影像,已成為老臺南人腦海裡永恒的回憶。1985年內政部指定陳德聚堂為第三級古蹟。西元2000年進行古蹟修復,將舊有的空間活化再利用,陳德聚堂修闢為現今的臺南影像館,把古蹟的空間還給民眾,繼續創造臺南人的共同記憶。
-
5赤嵌朋派商圈四百年前赤嵌區域商貿繁盛,東至忠義路、西至西門路、宮后街、北至成功路、南至民生路。在地居民共同發起組織赤嵌朋派商圈發展協會,重現過往風華。
-
6臺灣祀典武廟臺灣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或「武廟」,是臺灣唯一晉升朝廷祀典的武廟,其建廟歷史可溯明鄭時期。 臺灣祀典武廟始建於西元1665年(明永曆19年),鄭經與陳永華於承天府署(今赤崁樓)之南,建寧靖王府(今祀典大天后宮)、又於寧靖王府邸後方的一元子園內建關帝廳和佛祖廳,此關帝廳即為祀典武廟的前身。 西元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臺廈道王效宗整修為當今祀典武廟之格局。 雍正五年,奉旨祀以《太牢》之祭儀,由清朝官方主持春、秋二祭,也是全台唯一晉升祀典的武廟、故稱為「祀典武廟」。
-
7SAFE ZONE隘門是清代漢人聚落裡防盜匪宵小的建築,藉由藝術裝置的設計,將帶領民眾重新看見百年來的時代記憶。「SAFE ZONE」象徵隘門存在的重要意義-守護,以具現代感的霓虹燈條重塑隘門特色,使色光重新燦爛這條巷弄與古蹟!
-
8祀典大天后宮明崇禎帝自縊後,鄭成功奉明正朔於臺灣,其子鄭經於1663年迎寧靖王朱術桂入臺,興建府邸禮遇之。至施琅攻占澎湖,朱術桂於自縊前捨宅邸為宮廟,施琅入臺,即當於此「天妃宮」受降;與施琅共同征臺之吳英留守臺灣,募修天妃宮。1684年(康熙23年),康熙帝加封「天妃」為「天后」,下旨改建寧靖王府為大天后宮,御勅龍匾「輝煌海澨」,改制官廟 。 康熙59年(1720年),下詔春秋致祭,編入朝廷祀典,是為「祀典大天后宮」名稱之由來。
-
9四聯境普濟殿本殿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稱「普濟廟」,為坐南朝北之單殿式建築。傳聞南明寧靖王朱術桂經常遊憩本廟,故而賜名為「普濟殿」。盛傳昔日本地區街道四通八達,呈現為「八卦網」狀,本殿正座落於八卦中心,為「蜘蛛結網穴」。臺南府城在地形上,恰好有如鳳凰向北飛騰之形狀。以本殿為中心之八卦網,正好網住鳳凰頭部,使其不得展翅去,府城因此得以興盛繁榮。然而近年隨著巷道拓寬、改建,已經失去其原有之街道樣貌了。
-
10神農街神農街昔因座落於五條港中央、南勢港北側,舊稱為北勢街,今日神農街之名,則得名於路尾的藥王廟,神農街上密佈古蹟、廟宇、老行業,自成一格的古味盎然,吸引遊客來訪。 二戰後,都市計畫道路拓寬、地下街開挖等外在環境因素,五條港舊街道被攔腰斬斷,然而,隱身巷弄之間的神農街,未在計畫道路之列,街道保持原味,200多年來,樣貌改變不大,成為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朝街道。 這裡的房屋迄今仍維持2層樓的鋪瓦街屋形式,街屋立面夾雜清朝、日治等不同年代更迭風貌,見證五條港歷史演進過程。
-
11南勢街西羅殿西羅殿創始於西元1718(清康熙57年)。至今已三百多年歷史,主祀保安廣澤尊王,最初由中國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石獅市前坑村的郭姓六房宗族,奉祀他們的祖佛郭聖王自福建省泉州遷渡來臺,在當時的南河港畔、南勢街一帶落腳,昔時沿用祖廟之名稱鳳山寺,亦稱聖王公館,日治時期更名為西羅殿至今。由於保安廣澤尊王靈感非常,一到每年二月、八月聖誕,全省各地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為廣澤尊王分靈最多的廟宇,為臺灣廣澤尊王的祖廟與進香中心。
-
12半月沉江古臺南地形中,府城似半個月亮沉入台江內海,因此古稱為「半月沉江」。本場域的設計及以「月」為概念呼應此意象,門牆內燈光如水波般蕩漾,回應時光與地景的變遷,帶領民眾重新看見此地的水文記憶與歷史風光!
枋溪合境
-
1臺灣府城隍廟清朝臺灣地區的城隍廟,約有六十座,當時政府規定原則上每個府縣只有一座城隍廟,當然實際情形與規定並不相符,原因除了官建的城隍廟之外,有不少都是由民間自行建立的城隍廟。而本廟則是年代最為久遠的城隍廟。本廟創建於西元 1669 元(明永曆23年),於民國74年經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極具歷史、文化、建築、宗教與民俗的價值,非常值得一探究其殿堂之美。
-
2六合境清水寺清水寺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據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清水寺:在東安坊。康熙間建,乾隆五十六年,里人陳遜輝等修。」歷經多次重修於2011年(民國100年)重修落成今堂皇廟貌。 清水寺原主祀清水祖師,寺旁為溝仔底,相傳清乾隆年間某次大雨後,溝仔底漂來一尊觀世音神像,遂改主祀觀音佛祖,清水祖師成為同祀神佛。 清水寺前左右兩邊有兩棵百年榕樹,已被臺南市政府列為珍貴的自然資源。寺前榕樹下還有一口古井,據說某年府城鬧瘟疫,信眾湧入清水寺跪求清水祖師顯靈救助,清水祖師指示「汲井水可解」,許多人因此獲救而免除疫病之苦,所以此井有「平安井」之稱。
-
3六合境油行尾福德爺廟油行尾福德爺廟建於西元1665年(明永曆20年),原廟址自創建至日治時代,西元1905年(清光緒31年)才由地方耆老集資遷建於現地。 廟內主祀福德正神,另配祀全臺唯一之金身「施琅-施大將軍」於1986 (民國75年)降駕指示:本廟奉祝之福德正神乃施大將軍於西元1665年奉祀渡海至府城,駐於油行尾。 此典故據今已不可考,惟信眾仍抱持敬奉之心,虔城禮祀。
-
4六合境馬公廟本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初主祀馬王爺(二十八星宿中之天駟星),後來蛻變成主祀航海、拓墾之神輔信將軍馬援,或謂奉祀開漳聖王之扈從馬公爺,其後歷經清領、日治時期,以至民國等多次改建為現貌。 廟內現存有道光三十年的「英靈千古」匾、乾隆四十四年的「觀其所感」匾、咸豐四年的「護國庇民」匾及咸豐六年欽加同知廣東蚏分縣黃應先獻的「威震南疆」匾,可見此廟廟貌雖新,歷史卻相當久遠。
-
5六合境柱仔行全臺開基永華宮全臺永華宮奉祀開基廣澤尊王,臺灣最早之廣澤尊王廟,源自於明永曆16年 (西元1662年) 鄭成功諮議參軍陳永華由福建南安鳳山寺隨軍恭迎來臺,奉祀於臺南「山仔尾」 (今臺灣銀行一帶) 時為南門內之「鳳山寺」。 清乾隆年間信眾倡議捐資建新廟,同時感念陳永華參軍恭迎尊王來台及對地區之貢獻故命廟名為「永華宮」。 日據時期永華宮廟地被日本政府徵收,方於大正14年 (西元1925年) 遷移至臺南孔廟對面巷內即俗稱「六合境柱仔行」、「柱仔行全台開基廣澤尊王」。廟地現址原為清朝進士許南英之私塾所在地。
紅瓦香洋
-
1保西代天府保西代天府又稱大人廟,主祀朱、池、李三府千歲,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府城最早建第一大廟,為古昔「保西里」之境主廟,下轄5里「八保庄」,為南關線三大廟之一,與關廟山西宮、歸仁仁壽宮自古即有交陪關係,其中一廟建醮,另兩大境主廟必連動支援,建構出南關線之信仰圈與生命共同體意義。 大人廟之首科王醮始於1925年,為不定期舉辦,迄今六科,已有近百年歷史,規模之盛大,強烈反映出該地王醮之區域性特色,迄今已被列為文化資產之一。
-
2歸仁仁壽宮根據《台灣府誌》記載,仁壽宮創建於明鄭時期。宮內主祀之保生大帝神尊為三百餘年前,明定國公鄭鴻逵之部將吳鳩山,隨鄭成功來台時,隨行奉祀,初供奉於吳宅。後因大帝神威顯赫,經信眾鴆資創立廟堂,並於西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增建兩廂,規模始具。 仁壽宮是南關線三大廟之一,承襲數世的「三角交陪」情誼,對道教科儀當中祈福之功最碩,消災之力最顯之王醮暨遊社非常重視,每回三大廟只要有一座大廟舉行「王醮暨遊社」,另外二座大廟就全體動員來共襄盛舉,參與王醮暨遊社。2019年經過文化部審核通過,公告「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登錄為「重要民俗」,同時認定仁壽宮等三大廟是該項「重要民俗」共同保存者。
-
3關廟山西宮關廟山西宮主祀關聖帝君,草創於鄭氏時期。清領曾遭焚燬,以及後來兩次地震而傾圮,在各官紳的奔走捐獻下得以重建與修繕。西元1913年 (大正2年)地方人士再度發起大修繕,並舉行醮祭,這是山西宮第一次有記錄者,而這一次是慶成醮,是否有王船祭典無法確定得知。 戰後第一次有王船活動的醮祭是在1958年,為重修舊廟完成後所舉辦,此年議決每隔12年舉行1科,並與歸仁地區的仁壽宮、保西代天府(大人廟)有「接辦」的情形,三座廟宇的交陪情誼,人稱「三腳砧」;因其地理環境所致,請水、請王分開舉行,有別於其他擁有類似科儀之醮典,將兩者合併辦理之情形,相當特殊,尤以開臉宋江陣為重要特色之一。
{{標題}}
{{內容}}